著名的《关雎》这首诗,到底说的是爱情还是国家大事?你如何理解?

二毛 155

著名的《关雎》这首诗,到底说的是爱情还是国家大事?你如何理解?

一,著名的《关雎》这首诗,到底说的是爱情还是国家大事?你如何理解?

《关雎》实际上是用来劝谏周康王的,而不是爱情诗。

一、《关雎》的出场

周康王是西周的第三代天王。他在位期间,“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但是,在他统治的晚期,骄傲自大、沉湎女色、疏于朝政这些君王的坏毛病就都来了。有一天晚上,周康王与他的夫人饮宴做乐,结果第二天就起晚了。这时候,《关雎》这首诗就出场了 。专门负责周王起居的官员,不好直接批评他,就委婉地念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么,《关雎》只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能起到劝谏的作用吗?

二、《诗经》的由来

在周宣王的时候,有个大臣叫尹吉甫,他专门组织了一批采诗官,在农闲的时候,去乡下收集诗歌,前后一共收集了3000多首。尹吉甫拿到诗以后,就会定期交给周康王看。周康王通过这些诗,就可以了解到民间的疾苦。后来,这些诗就传到了春秋时期的孔子手里。孔子认为这些诗很重要,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这些诗,既可以用来感化天下,又可以指导君王治理国家。于是,孔子经过删诗,最后留下了305首,编辑成了《诗经》。

三、《关雎》说的到底是什么

孔子认为,《关雎》这首诗,说的是后妃之德。《春秋》上说,“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周以一妃兴,殷以一妃亡”。《诗经.正月》说的更是直白,“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因为后妃的品德是如此重要,所以,孔子就把《关雎》放在了《诗经》的第一篇。就要要告诫国君和士大夫们,要用“贤女以配君子”,“正夫妇、厚人伦”。所以,那个起居官念这首诗,是劝谏周康王不要沉湎女色,荒废了朝政。劝谏周康王人的夫人,要谨守后妃的本分,作好君王的贤内助。

四、关于《关雎》内容的争论

当然,后世对《关雎》要表达的意思,有多种看法。现在的人,更多是把它当成一首纯粹的爱情诗来看待。但是,我们再来看看《诗经》下面的几首诗。《诗经》的第二首《葛覃》,是要求后妃在富贵的时候,依然能作到勤劳和简朴。这说的是后妃之本。第三首《卷耳》,是让后妃帮助君王考察官员,招纳贤才。这说的是后妃之志。第四首《樛木》,是让后妃去掉嫉妒之心,管理好后宫。说的是后妃的逮下之道。第五首《螽斯》,是让后妃要像螽斯一样,为君王多多繁衍子孙。第六首是有名的《桃夭》,是让后妃关心国民,让老百姓适时嫁娶,繁衍人口。所以说,《诗经》前面这几各首诗的顺序,并不是随便排列的。《关雎》说的确实应该是后妃之德。

总之,《关雎》这首诗,不管创作者的本意是什么,都不妨碍它成为一首好诗。


*****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点赞、留言*****

《关雎》这首诗,是《诗经》305篇中的第一篇诗。古代为《诗经》作注的学者,大多都认为诗中的“君子”指周文王,“淑女”指后妃太姒。宋朱熹在其《诗集传》序中云:“关睢,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就把《关睢》这首情诗和文王、后妃及国家联在一起了。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这部书中说:“《小序》以为‘后妃之德’,《集传》又谓‘宫人之咏太姒、文王’,皆无确证。诗中亦无一语及宫闱、况文王、太姒耶。”这里,方玉润说的很明白,《关雎》这首诗,根本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说明是指‘后妃之德’,也没有一语言及文王和后妃太姒。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前的学者“君子,文王也,淑女,后妃也,后妃之德也”等说法。方玉润这一观点,得到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认可。《关睢》诗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闻一多《风诗类鈔》说:“《关雎》,女子採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君子,是当时对贵族男子的称呼。君子爱上了採荇菜的女子,便陷入那“寤寐求之”的相思之中,即白天也想晚上也爱,苦恼的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觉,爱的是那样深沉,那样专一,只好把一腔爱意化为“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幻想之中。我们读了整首诗,如方玉润所说:“诗中亦无一语及宫闱,况文王、太姒耶。”诗中根本不见文王、后妃的影子,所谓“颂后妃之德”,完全是牵强附会。

褪去华美的外衣,《关雎》纯粹是一首歌颂贵族青年男女的恋歌。既不关国事,也不关文王、后妃事。

《关睢》这首诗,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中的第一篇作品,被冠以300篇之首,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无关国家大事。

全诗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通过描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的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全诗运用了比喻、起兴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炙热,专一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今,我们品读《关雎》,仿佛又梦回3000年前的那一片绿洲,风中摇曳着嫩如黄金的柳条,地上铺满了灼灼欲燃的花朵,油油的青草,清清的河水,让我们心旌飘摇。

时光擦去了多少忧伤的往事,唯有那曼妙的姿影不曾被时间的橡皮擦去,让我们一次次情不自禁的怀念那第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女。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关雎》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像灯烛一样越过3000年风雨,依然在远方召唤着我们,启迪着我们。爱是人性最饱满的种子,它的光亮经久不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追寻爱,渴望更炙热,更持久的爱,渴望人生最美的爱情是永恒的价值观。唯有爱才是这寂寥天地里最精彩的部分,爱是人性永恒的灵,它飞渡一切时空,它的视野能超越所有疆界。而它并非来自于名利、权贵,它来自于心心相印的爱情。

听,他们的情歌还在林中萦绕;看,窈窕淑女的裙裾还在风中飘摇,去日苦多,红颜易老,让我们小心翼翼的翻开《诗经》第一页,如今,只见她惊鸿一瞥,3000年的天光水影如雪飘落!

著名的《关雎》这首诗,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

其原文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全篇读之,个人认为通篇尽在写关关和鸣的雎鸠。

分析如下:

1、《关雎》一诗的内容写的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2、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

3、《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唯独不见其隐喻国家大事。如果说有,就太过牵强了些,您以为呢?谢谢您的邀请!

你好!《关雎》这首诗它说的是爱情,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好姑娘的相思之情。这首朴素无华的《关雎》是《诗经》的开端,它以细腻诚恳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绵延千年的情爱画卷。

相传,远古前的这位男子,只因在一条河流边目睹了一对关关和唱的水鸟正在耳鬓厮磨的画面,忽然就让他萌发了无法抑制的青春情愫。于是,仿佛在电光火石之间爱情便在男子沉睡的内心里开始破土萌芽并随之一发不可收拾。

该男子由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便联想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憧憬着自己就是那“君子”,迫切的想与那苗条的女子成双成对。“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在水面上左右流之,漂浮不定,恰恰像极了那充满魅力的神秘女子,男子想去靠近她,却又觉得她仿佛飘忽不定的样子。

后来,男子因为异常相思那女子,白天、夜晚皆寝食难安,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睁眼闭眼都在思念着她。幻想着这份痴心若能得到女子的回应,他一定会锣鼓喧天的把她娶回家去。

或许这便是爱情在几千年前的最初模样——憧憬、单恋、相思之苦,更象征着最初的那份纯洁与美好。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著名的《关雎》这首诗,到底说的是爱情还是国家大事?你如何理解?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