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巷战是最难打的战斗?
常德保卫战打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第57师死战不退,日寇伤亡急剧上升,主攻的第116师团长岩永旺有点抗不住了,跟顶头上司横山勇商量,能否给余程万的部队留个口子突围。第11军司令官忽然想起来读过中国兵法的“围城必阙”,亦知岩永旺师团必有难言之隐,居然就同意了,这是侵华日军攻城作战中破天荒的记录。
(喋血孤城剧照)
可惜余程万一点都不领情,只是安排几百名重伤员从日军故意卖出的破绽南门撤出,第57师将士继续血拼不止,这下岩永旺无奈了,只能督师猛攻。其实鬼子是很怕打巷战的,他们的装备与训练优势很难得到发挥,又不能完全依靠火力覆盖。
在此之前的城市保卫战中,虽然许多国军将领高喊巷战到底,然而一旦城破后便即崩溃逃出,所以每当日军陷城之日,战斗实际已经结束。不过在1943年10月的常德,黄埔一期的余程万是来真的了,因为他接到的命令是不许撤退,面对30000多攻城日军,8000虎贲只能坚守到底。
常德城与后来的衡阳不同,城外没有多少可供作为防御支撑点的山地,大部分战斗是在城内进行,日军突破城垣后双方主要打的就是巷战。战前,第57师将所有木制房屋抽去板壁、所有砖墙全部凿通,条条巷子串通,每个窗口和大小门都垒上沙包。即便是黑濑平一大佐的133联队从北门蜂拥而入时,中国士兵还在朝麻袋里装土,加固街头上的战斗工事。
第57师善守,早在1941年上高战役时就得到印证,也是“虎贲”称号的得因。面对冲进城的鬼子,他们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冷静的令人不寒而栗。中日两军随即开始对每一个街口和每一栋房屋展开反复争夺,由于建筑被完全打通没有防御死角,日军只能以逐屋占领的方式向前推进,伤亡激增。
(岩永旺剧照)
通常情况下,日军战场伤亡比例为伤三死一,个别情况下达到伤五死一,而在常德这个比例达到了一比一,足见巷战之残酷。日军每推进几十米就要倒下一批,根据第11军老兵森金千秋在《常德:幻的重庆攻略》书中的记述,日军在巷战中每前进10米,付出的代价是平均死亡4个、负伤3个,第57师士兵在近战对射中几乎人人成为狙击手,“抗日铁军”的训练水平不是盖的。
岩永旺见状,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是命令炮兵联队将大口径加农炮运进城来,直接轰击拿不下来的建筑;第二是下令火烧常德街市,不给57师官兵留下藏身之所,于是常德全城火光与杀声四起。由于中方援军推进迟缓,能够给余程万助战的只有中美混合航空团的轰炸机,但仗打到后来,双方部队已纠缠在一起,炸弹也不能投了。
日军116师团的前锋黑濑联队突入城垣是1943年11月28日凌晨,该师团完全占领常德是12月3日上午,亦即残酷的巷战整整打了五天,常德城已彻底是断壁残垣。由于制空权易手,占领常德城的日军遭到肆无忌惮的轰炸,因此大部队未及扫荡便撤了出来,由此300多57师官兵在废墟中得以存活,成为蒋介石战后扣押余程万的重要原因。
自然,第57师同样伤亡巨大,余程万不得不把所有的运输兵、担架兵编入战斗部队,300多名没有炮弹的炮兵也成为了步兵,师部机关的军官全部顶到一线,战至最后,留下来的40多名警察和师部杂役也填了进去。虎贲师军官伤亡已达到95%,重武器损失90%以上,而当横山勇无耻地下令使用毒气弹的时候,第57师的最后时刻来临了。
1943年11月30日夜,余程万给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发去决别电:“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各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
一寸山河一寸血,余师长的电文壮怀激烈,这是8000虎贲最后的怒吼。(余程万将军)
为了给第57师留下点种子,在所有剩余军官的苦劝下,余程万率200多人于12月3日凌晨2时突围,第169团上校团长柴新意则带领残兵继续抵抗,柴团长在肉搏战中英勇牺牲。
此战日军伤亡逾万,战死联队长两名、大队长四名以及大批战斗骨干,第116师团一度失去战斗力,当“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要求已经撤退的第11军重占常德的命令下达时,司令官横山勇居然抗命不遵,充分说明日军确是伤亡惨重强弩之末。
1943年12月7日,余程万率领援军新编第11师的一个团和几十名57师部下,光复常德。(战后的常德)
喜欢研究抗日战争史的答友可以关注我,还有很多军史文章可供阅读和探讨。二,巷战为什么最惨烈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大兄弟您得与时俱进啦,巷战是难打,您得看分啥时候。至于美国人自己说巷战难打?
您可以对比在平原公路上的作战方式,他们先是导弹洗地,接着是飞机轰炸,跟着是坦克推进,最后是步兵跟上的节奏。
步兵整个就是吃瓜看戏的,甚至于他们的坦克都不用开几炮这就走了。
相对于这么悠闲的作战方式,跑到巷子里头放两枪,可不就显得难打了。
至于有小伙伴说的,黑鹰坠落啥的,您要知道那是小股部队陷入了汪洋大海的重重包围,那也叫巷战?
当然如果您觉得小编蹲在胡说八道,您就听听小编给您说道说道这事,如果真没说道点子上,你再抽您那八十米的鞋拔子,小编也认。
要说这巷战最难打的时候,那还是二战时期,最为典型的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小编说的如今巷战好打,您可以对比当年美军攻占费卢杰的事情。
这两场战争一对比,您自己也能明白过味道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的夏天,德国人的军队在苏德战场上那是占尽了便宜,几乎一路平推,这就到了斯大林格勒。
当时苏联要是守不住斯大林格勒,那么苏联就只能推到西伯利亚高原上和德国人打游击战了。
西伯利亚高原能有啥?除了寒冷就是剩下寒冷了,结果就不用小编说了。
所以苏德双发那都是发了狠,首先德国第六集团军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只要跨过伏尔加河,向北推进那么一点点,整个莫斯科就会被包起来。
九月十三号一开场,德国人就投入十三个师,十七万人,一千七百门火炮外加五百辆坦克,大手笔啊!
而苏联人呢?有十六个步兵师,八个步兵旅,外加两个坦克军,看着编制挺多的,但人比德国少了快一半,才九万人。
火炮和坦克也不足,一千门火炮,一百二十辆坦克。
但好在苏联人还是有地理的优势,靠着坚固的楼房和狭窄的通道,只要顶住德国人的进攻,那么后边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赶到。
说道这里,您就知道了,这场战争将是一场血腥的大战,就看谁的神经能绷到最后一刻,那么谁就能笑到最后。
而德国人昼夜出动飞机进行轰炸,平均下来一天一夜就要出动一千到一千五百架次的飞机轰炸。
而苏联人的防空部队,光打下来各种德国飞机就有九百二十九架。
战况的惨烈从数字当中,您就能体会得到。
可以说是,整个斯大林格勒的市区的建筑基本上就被炸平了。最终斯大林格勒被德国人切割成了三个区域。
在这种强大的火力之下,德国人始终没能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的市区,而惨烈的巷战一直持续了十一个月。
说个数据,您就明白了。
整个战场上,苏联每个增援过来的士兵,存活的时间不到一天,而一名苏联军官长一点,可也就三天而已。
其中有一个叫罗迪姆采夫的军官,他身边的一支近卫部队,就为了守卫火车站的一道被打的崩塌了的墙壁,双方易手达十四次,而这支近卫部队几乎全员战死。
一个巴巴洛夫大楼德国人进攻了三个月,都没能拿下。
您要知道每一次进攻,这都要付出代价的。
战斗打到最后的时候,德国人在一楼,苏联人在二楼,这都是常有的事。
而在这场战争的郊外有一个谷仓,往往苏联人从下边把德国人赶出去之后,德国人就会爬到谷仓的上边,他们在把德国人从谷仓的上边赶下去,德国人又会进入谷仓下边。
战斗总是这么在拉锯战中进行的,而每一次拉锯,您要知道这都是短兵相接,甚至于要贴身肉搏的。
真就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战斗激烈的时候,子弹都没有时间去装,扑上去就用手里一切可以用到的东西去砸死对手,没有东西的话,那只能用牙齿和拳头。
在这种惨烈的战斗过程中,苏联人一直准备反击,修铁路拉物资拉军队,最终集结出十个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空军集团军,兵力攀升到了一百万。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德国人失败了。
那个时候的巷战确实很惨烈。
其实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巷战依然如此,可以说是地狱战争。
那么我们来看看费卢杰之战,美国人又是怎么干的呢?首先说明一点,这是一场信息化的战争,你不得不说美国人的军队进入到了现代化的高级阶段。
2004年十一月八号的时候,驻伊美军拉来了一万两千多人,另外还有两千伊拉克特种部队。
他们要对费卢杰市区采取进攻。
这场战斗,他们用了七天,就攻占了整个费卢杰,自己死了五十四个,伤四百二十五个,歼灭对手一千多人,俘虏两百人的结果,而城市中的建筑有90%没有遭到破坏。
看看这数据,整个战斗的过程中,美国人一直在搞什么非接触战、非线性战和非对称战等等一系列的新的战术战法。
这已经不是拼脑力了,而是拼技术,拼的是科学技术。
美国人利用自己手里的高科技,什么侦察卫星啦,什么侦查飞机啦,什么无人侦察机啦,咔咔的给你拍照片。
这顿操作其实就印证了一句老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首先他就把对手的底摸清楚了。
老古人都说了战场上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就美国人这手段,他就已经将对手的地利给消除的干干净净。
那个犄角旮旯有什么东西,美国人比当地人还有数,您感觉呢?
而且这样做还会让美国人做到了精确打击。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在这次进攻中,有一股子武装人员,打算趁着天黑,向美国人占领的地区进行渗透,为埋伏美军做准备。
结果呢?被空中飞行的一个小不点——无人机给瞅见了。
所以当这股子武装人员进入到一栋楼房,没几分钟,美国人的战斗机就开过来了,几枚导弹下去,别人说里头的人啦,连楼房都没了。
每次美军在推进过程中,一旦遭遇到对手猛烈还击,而无法前进的时候,他们可不会冒着风险进行突袭或者强攻,而是会退出对手的射击范围,然后通过通讯装置呼叫飞机,对着他们看到的火力进行导弹攻击。
当然这种行为在美国人看来,应该叫定点清除。
甚至于他们对于一些个建筑不太了解的时候,还会派遣一些个机器人之类的东西(追龙微型侦查车)翻过地形复杂的地方,钻到墙的后边,来确定对手的人数和位置。
或者不愿意冒险,看看后边有没有人等等。
当然就算是没有这些东西,美国人还会带上一些个超低频的技术装备,用来侦查墙体后边的生命特征,导弹来不了,一款大型的反狙击枪,对着目标开枪,在墙上开个窟窿很轻松的,然后再狙杀对手。
那么战争在这种操作之下,都快打成透明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一直在喊什么战场要零伤亡,您就说吧在这种技术面前,他们还真就做到了。
残酷吗?小编觉得这仗打的也太轻松了。
所以信息化进入到战场当中,对于战争的改变可不是一星半点的。
您要知道,六十二年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保卫战中,不说火炮,就说飞机,在六十七天的时间里头出动七万多架次的飞机进行轰炸,而斯大林格勒的城市区每平方公里要受到七万六千多颗炸弹的冲击。
庞大的炸弹丢下去,就算没有被炸死,也会被震死,那么伤亡不可避免的就会上去。
而这种轰炸的结果就是,双方的敌对会越来越深入,也会激励对手拼死反抗,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惨烈那就自不必说了。
那么到了费卢杰这场城市战中,用得着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是机械化的战争,而费卢杰已经进入到了更加高级的信息化。
在被信息化包围的美国人,他们的软肋被人们熟知的夜战,已经不再是美国人的软肋。当然关于这一点就算小编说的不对,但至少夜战对于美国人来说已经弱化了。
如今在信息化的包裹下,美军的编制更加的小型化了,体现出了灵活多变的属性。
所以现在的巷战已经不是几十万甚至上上百万的战斗了。
六十二年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个市区防御战,苏联人就伤亡了十万人,而市区也被轰成了废墟。
而费卢杰整个战斗过程中,美国人就出动了一万两千人,用了七天时间就把战略目标给完成了,而自身的伤亡也降到了最低点。
当然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说战斗的目标大小问题。
首先您要知道费卢杰是被说成抵抗之都的地方,您感觉这个地方抵抗力量会小吗?
当然了,面对美国人这种庞然大物,费卢杰充其量也就是一只小虾米。
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德双方可以说是同样体积的庞然大物,这么比较确实有那么点有失公允的意思。
那么小编就用另一场战斗来说事。格罗兹尼巷战,这还是1995年的事情了,当时格罗兹尼建城的时候,据说就是按照要塞的要求建设的,这里边什么堡垒,什么工事到处都是。
这个地方发生了两次巷战,第一次巷战,俄罗斯突入其中一千多人的一个团,这里头还包括二十六辆坦克,以及一百二十辆装甲车。
您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最终活着离开这座城市的只有一名军官和十个士兵。
二十六辆坦克被击毁了二十辆,一百二十辆装甲车损失了一百零二辆。
到了第二次巷战时候,打了快一个月,就不说士兵的伤亡,当时作为前线总指挥的马洛夫耶夫少将居然也被射杀了。
最终,格罗兹尼是被炸弹轰平的。
如果有这个作为对比,您就知道了信息化下的现代化部队,巷战已经不是一个难题。
而且以后开战,哪里不是巷战呢?
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到了2030年的时候,全世界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头,这要是发生战争,巷战压根就是躲不掉的。
而在信息化下,以后的战争,绝对不会是,集结一群士兵或者坦克飞机啥的,从外围一步步的向着内圈进行推进。
按照美国人说的非线性的进攻方式,首先就是来自于卫星,无人侦察机等等各种侦查手段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然后确定对手的指挥部,兵力的集结地,以及对手的弹药库等等一些个有价值的目标。
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战斗机还是无人机当中,对这些地方进行精准打击。
然后呢?然后从外围进攻到内圈吗?
不,按照美军的做法,他们会派出精锐部队,落到内圈,占据一些重要的交通枢纽,将对手的防御体系戳几个窟窿眼出来。
这样做的后果,不仅可以把对手进行分割,还会动摇对手的信心。
然后他们在多路进攻。
当初美军攻占费卢杰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方法,效果大家伙也看出来了,伤亡很少,用了七天就把对手给拿下了。而整个费卢杰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美军也仅仅用了四天,其余的三天是占领其他城区的。
说道这里,小编就想问题主一句,您感觉美国大兵的话还靠谱吗?在他们看来,不放枪跟着大部队轻松写意的推进,这就是没有难度。
当他们开始面对对手放枪,而且是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在没有看到对手的情况下就开枪,这就是难吗?
小编是看不出来的,这样的战争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残酷性有的比吗?
您要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预备部队向是添油一样的不断的加入到战争当中去的。
而信息化包裹下的巷战,小编感觉有没有预备队很重要吗?当然以防万一准备一点还是没毛病的,但绝对不会是添油一样的不断加入。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三,巷战为什么最惨烈
巷战,不但难打,还是战争中的绞肉机,伤亡率极高。所以,没有什么军队喜欢打巷战的。
二战中最著名的巷战,就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等。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德双方在城市街道里打得天昏地黑。据前线给苏联红军统帅部的报告称,在斯大林格勒,苏军的一个士兵生存不会超过一天,团长不会超过五天!这场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达350多万人,总伤亡超过190万人。也正是这场战役,让德国的MP40与苏联的波波莎这两款特别适合街道作战的冲锋枪名扬天下。
美军不喜欢打巷战,是因为吃过大亏的。1968年北越发动的春节攻势中,占领了南方城市顺化,6000多名美海军陆战队反包围这座城市。当时美军很乐观,并不认为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反倒认为是一个歼灭北越军队的好时机。
(顺化巷战中惊恐万状的美军伤兵)
在二战中,美军因为没有参加攻打柏林之战,还不知道巷战的厉害。所以,一轮炮火之后就开始了进攻,但遭到了北越军队的顽强抵抗,双方激战了7天7夜。这7天7夜后来被侵越美军形容为越战中最为恐怖的7天7夜。据美军统计,此战美军战死200多人,1000多人受伤;南越陆军战死400多人,2000多人受伤;北越方面战死5000多人。整个城市80%的面积化为废墟,11万平民无家可归。自此,美军患上的巷战恐惧症。
(顺化战斗中,躲在坦克后面避弹的美国士兵)
1993年在非洲索马里,美军再一次在巷战中遭到了惨痛的教训。1993年10月3日,号称美军精锐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在一次行动中,竟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复杂的街道里,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结果两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3架被击伤,数辆卡车和“悍马”车被击毁。美军死19人,被俘1人,伤70余人。事后,美军遗留下的士兵尸体,还被百般侮辱,大大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这次行动的失败,直接导致美军结束了在索马里的所有行动。
(被百般侮辱的美军士兵尸体)
不过,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军在中东的多次战争,竟然大部分是以巷战的形式出现的。特别是在伊拉克,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甚至每一个小村庄,都是巷战的战场,美军时常面临着狙击手的射击,或路边炸弹的袭击……美军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有一半是在这样的袭击下丧生的。不知是不是应了那句俗话:怕什么就来什么……
四,巷战到底什么意思
没有亲身经历过巷战的人很难理解它的难与危险!我在阿富汗、利比亚和叙利亚亲历过不同程度的巷战,谈谈现场的感受吧!
1、美国军队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先进,组织与指挥能力最强,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这点应该大家没有疑议。然而,在阿富汗战场上,尤其是在村落作战的时候,美军面对着只装备有轻武器的塔利班武装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比如说2010年8月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阿根达布地区的清剿战中,我嵌入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报道战事。在其中一个村落作战时,当地的塔利班大约有10多人,而美军一个连与其争夺一座有27幢建筑的村落。强大的美军空中有武装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随时增援,本土的B-52战略轰炸机也可以随叫随到,无人机装备到排级单位。然而,塔利班武装就靠对当地村庄的熟悉,遍及全村的地道网,葡萄园与石榴园夏季极茂盛的有利地形与美军展开游击战。结果我在那里的一个月时间里,虽然双方每天交战,但美军消灭的塔利班人员坦率地说只有个把人!直至坎大哈军事行动结束,也没有实现对那个村庄的占领。
2、在利比亚苏尔特,也就是卡扎菲老家的最后战斗中。眼见着交战双方在林立的居民楼群里作战,每一条街区,每一幢居民楼,每个房间都可以成为战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的同事数过伤亡率--平均每分钟有11人被送到战地医院急救,但多数都死亡!在石油城的战斗中,双方还算顾虑石油设施的安全,所以只用轻武器交火,双方因此数天时间里在车间,工厂和机器之间一寸一寸地展开争夺,同样是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伤。而一些重武器甚至隐藏在菜市场内,试图用反坦克武器或者其它手段消灭它们就非常不容易。
3、在叙利亚阿勒颇参加过自由军与政府军战斗的报道。最大的感受是,一条街的两头就是交战双方,为这条街双方的战斗持续数年之长,而每幢房顶都成为狙击阵地。我曾经上到一处房顶的阵地观察,只见自由军砸开其中一个顶层住宅,在临街区的墙上掏一个洞,然后通过这个观察射击孔封锁整个街区。与我同行的一名日本女记者就倒在狙击手枪下,并且根本不知道是哪方狙击手的“杰作”。由于城市巷战之难,所以叙利亚战争几乎是夷平整座城市,将城区打得如同月球表面一般很常见。
五,巷战有多恐怖
巷战不仅是最难打的,也是最残酷的。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士兵活不过24小时,中下级军官活不过3天,惨烈程度令人闻风丧胆,所以也有人将巷战称为“绞肉机战争”。
要说二战中最著名的巷战,就不得不提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了,双方投入兵力高达350多万人,最后总伤亡超过200万人。
在二战中,斯大林格勒作为苏军重镇,连接着苏联中央地区和高加索以及主要石油开采区的交通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旦德军攻破斯大林格勒,他们就能切断苏联的巴库石油运输路线,进一步冲击苏联中央区域。
1941年6月22日,德军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兵入侵苏联,刚开始德军势如破竹,但到了1941年12月,苏军逐渐稳住局势,1942年年初,苏军和德军都在为新一轮的战争做准备。
后来德军改变目标,放弃进攻莫斯科,转而攻向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德军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在士兵数量、武器装备等方面,德军都有巨大优势,特别是飞机数量。
7月17日,苏军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激烈交火,由于力量稍逊一筹,苏军节节败退,就在苏军打算放弃斯大林格勒之际,苏联上级下令,所有军人必须死守斯大林格勒,没有撤退可言,所以苏军只能誓死抵抗。
1942年9月14日,德军突袭斯大林格勒城北,顺利进入城镇后与苏军展开了激烈且残酷的巷战。
双方在一片残垣瓦砾中反复争夺,一条街、一座楼、一家工厂,这些都是双方火拼的目标,这次巷战残酷到什么程度?
新加入巷战的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中下级军官也基本活不过3天!
双方争夺推进的单位,是用米来计算的,根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时苏军和德军对火车站的反复争夺次数,骇人的高达13次!有时候转角都能清楚听见敌军的呼吸声!
其中一名叫汉斯·德尔的德国军官,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出了以下这段话:
“双方互不相让,我们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斯大林格勒堪称近代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巷战,参战双方总伤亡人数超过200万,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战役,这座城市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战争痕迹,以供后人敬仰。
在经过数年战争后,德军兵力严重下降,或者说濒临枯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共投入250万兵力,约两万门火炮,而柏林德军虽然说有80万兵力,但很多都是散兵流勇或老弱残兵,甚至还有很多外籍人士被迫守卫柏林。
1945年4月16日,苏军开始对柏林发动攻势,在各种弹药的狂轰滥炸下,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
4月19日,苏军突破德军第三道防线后来到了柏林郊区,此时的德军退无可退,只能死守柏林,他们把城中能改造的地方,都改成了防御工事,比如加固高层建筑的玻璃,并且唯独留了一个射击孔等等。
一场惨烈的巷战即将来临。
苏军先对柏林进行了大规模炮击和空军的轮番轰炸,接着步兵和坦克并行,全面进入柏林,正式与德军展开巷战。
在柏林的每条街道、每栋大楼、每个集散地,都隐藏着大量德军,他们有的就潜伏在已经被轰炸过的废墟中,当苏军的坦克开过时,德军的长柄手榴弹、燃烧瓶和反坦克火箭炮顿时从瓦砾堆和建筑物内飞出,砸向苏联坦克。
当苏军士兵落入陷阱后,德军士兵又会从意想不到的角落打出冷枪,或者直接扔出个手雷,本来苏军不想破坏历史古建筑,但最后都杀红了眼,因为根据现场的战地记者描述,每推进一公里,双方损失的士兵数量就要高达2万!
所以在德军的负隅顽抗,以及大量苏军的含冤而亡之下,苏军最后但凡发现可能有狙击手或反坦克手藏匿的建筑,毫不留情的用“斯大林重锤”203毫米重型榴弹炮轰击,而且之后的苏军也不再大街上推进,而是派兵在一栋栋楼里破洞前进,虽然攻势减缓了不少,但却变相挽回了大量苏军的生命。
1945年4月30日,德军全面失守柏林。
很多人觉得,既然巷战这么难打,那就用炮火直接把城市建筑给炸平了,这种想法很好,但却不实际。
首先建筑物没有影视剧那么脆弱,大多由钢筋水泥浇筑,熔点很高,如果炮弹没有击中建筑的承重点,是很难摧毁建筑的。
如果采用专业定点爆破模式,虽然可以摧毁建筑,但此举不仅需要专业人士,还特别浪费时间,因为还涉及到建筑图纸和炸药用量、安放点的问题,还有就是成本问题,要摧毁一座城市的所有建筑,就需要大量的炮弹炸药,并不是所有攻击方都能承受如此昂贵的军费支出。
此外,就算炸毁了建筑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建筑垃圾会四散出来,瓦砾挡在路边,严重阻碍攻方行军速度,而且大量的废墟瓦砾,也是守方狙击手藏匿的好地方,人躲在下面很难找出来。
巷战的特点就是拉近双方实力差距,城市中大量高层建筑,错综复杂的地形,以及小道可以阻隔坦克、装甲车辆等等,这些都能大幅度削弱攻击方的战力。
防守方由于提前布置,熟悉地形,完全可以把敌军引诱至陷阱中,如果战局不利,防守方又能快速精准撤离到下一个防御阵地,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意思。
而且防守方还能从侧面小规模渗透,打击敌军补给或通讯小队,以此来给己方争取更多的时间。
巷战难就难在捉摸不透,进攻方的步兵基本就是靶子,没准旁边的屋子里有个敌军在放冷枪,没准走的好好的,楼上扔下来一个手榴弹。
如果逐个建筑搜查,就要面对肉搏等室内战斗,这种情况下,装备优势不大,更加考验敌我双方士兵的心理素质和战斗技巧,可以说,巷战基本都是步兵用命给铺过去的。
——END——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为什么说巷战是最难打的战斗?(巷战为什么那么难打)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