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靖难起兵难度多大?(朱棣靖难兵力)

二毛 207

朱棣靖难起兵难度多大?

一,朱棣靖难起兵难度多大?

就这么说吧,如果我来选择,我宁可不起兵,至少不会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因为当时建文帝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名正言顺,它控制着数千万人口,上百万大军,整个国家的资源都在他的手里,燕王朱棣又有什么呢?除了一个王爷的称号,他的兵权当时可是被削夺了的,甚至连北京城都不是他的,除了那座王府,他什么都没有。最初起兵的时候,他只招募到了800名壮士,稍有不慎就全军覆没,好在他运气爆棚,策反了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并且又收服了他的旧部,这才有了自己基本的班底,接着他再一次冒险去见了宁王朱权,收编了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终于有了一只优秀的骑兵。首先他和耿炳文在河北一带大战,这位老将他只擅长守城,并不擅长野战,所以战败,接着建文帝除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昏招,派出了草包李景隆,数次大战以后败光了50万军队,狼狈不堪的逃了回来,但即使是这样,燕王朱棣还是没有什么胜算,因为建文帝他是皇帝啊,他哪怕失败了99次,他一声令下,全国的资源任他调遣,可是朱棣就不同了,哪怕赢了99次,只要输了一次就永不翻身,实际上风险越来越高,被困在河北一处的朱棣愁眉不展,他的谋臣姚广孝给他出了一条毒计,破釜沉舟,避实击虚,要么战死要么成功,因此燕王朱棣率领他所有的精锐部队避开其他的城市,直接攻打都城南京,这一招用的非常好,因为建文帝的重兵都部署在其他地方,南京反倒是最空虚的,再加上李景隆充当内应,打开了城门,建文帝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燕王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几乎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他完成的是一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故事

就像你拿个指甲刀,想干翻100个手拿利刃的壮汉那么难!


1.朱棣和朱允炆的军事力量对比!

《明史》记载,“朱棣”最初起兵时只有800人!而“朱允炆”继承了爷爷“朱元璋”的遗产拥有全国的军队100多万!

所以从军事力量来看是真的难!

2.老巢“燕京城”已经被“朱允炆”派人控制!

《明史》:“朱允炆”为防止“朱棣”造反,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派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并调走属“燕王朱棣”管辖的军队!

所以难度真的不是一般大!

3.名不正,言不顺!

“朱允炆”是正统的皇帝,在法理上没有任何问题!即使后来“朱棣”提出所谓的“靖难”,也不被当时的大多数人认同!

难度真的好大!

4.孤掌难鸣!

“朱棣”刚开始起兵时还比较仓促,并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藩王”兄弟们的支持和响应!看人家“吴三桂”起兵时,各地纷纷响应!

难度太大了!


  • 总得来说,难度确实挺大的!即使后来有了十来万军队,有了北平这么一块地方!但实力还是很悬殊!

三,朱棣靖难是什么意思

名不正言不顺,清君侧解决,局部对整体,无异于以卵击石,就像一个人要在封建王朝想造反一样,不是逼不得已,但凡有点不想死都不会选择这么做,都是被逼无奈,破釜沉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四,朱棣靖难的功臣

而朱棣之所以起兵难度较大,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起兵的由头

朱棣起兵,用的是“靖难”这个借口,而这个借口,来自于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中的一条。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朱棣“靖难”,实际上完全不能成立。

首先,《皇明祖训》中说到“朝无正臣,内有奸佞,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注意,这里说的是“有奸佞”,才能“清君侧”,而实际上,朝廷里真的有吗?没有,但是朱棣为了起兵,只得硬着头皮将这条搬出来。

随着而来的,就是要面对全国的声讨和臣下的将信将疑,是多强大的心理,才能顶住舆论压力,并且成功地让将领和士兵干越为自己肝脑涂地!

因此,朱棣起兵难度之一,就是在起兵的理由上,费尽心机,寻找到这么一个理由,来糊弄天下人和说服自己,从而在刚和平不久的国家,发动战争

2、悬殊的兵力

朱棣起兵后,所拥有的力量,不过数万人,加上从宁王朱权那里“借调”的朵颜三卫,不过十万人有余。但面对的,是全国的兵力以及久经沙场的几个老将。

首先就是耿炳文,耿炳文是常遇春时代的人物,此人最擅长防守,朱元璋杀光功臣留下他就是这个用处,在真定之战中,耿炳文让朱棣吃尽苦头,也让朱棣的北军几乎溃败。还有就是平安,平安又叫平保儿,是朱元璋的义子,此人曾跟随朱棣多年,深知朱棣的作战方式,因此在对抗朱棣的战斗中,所向披靡,另外还有如铁铉、盛庸等,每一个都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除了将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兵力,耿炳文的真定之战,以三十万军队迎战朱棣;而在白沟河战役中,则有六十万军队参与歼灭朱棣的战斗,反观朱棣,从最初的的数十万人,越打越少,尤其是在白沟河战役中,被李景隆带领的六十万大军用人海战术差点淹没,若不是朱棣仗着朱允炆曾命不得伤害他的护身符,恐怕朱棣当时就功败垂成了。

3、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

自古以来,造反是一个高回报的工作,但是伴随着高回报,就有高风险,对于朱棣来说正是如此,他不像他父亲朱重八,造反是为了活下去,即便失败,最多重新回去当乞丐,而他一旦失败,则不可能在当王爷,只能死路一条。

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属下的一帮将士愿意相信自己,同时也愿意跟随自己,为这个高风险的工作奋斗,甚至还有可能随时死掉,这才是造反最大的难度。

但是朱棣做到了,从起兵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这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战斗,成了,封侯拜相,败了粉身碎骨。因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向来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朱棣作为藩王造反成功,期间的艰难险阻也是不能用简单数语就能表达出来,历史上达成此成就的,绝无仅有。但是,无论怎样粉饰,都改变不了朱棣篡位的事实,即便是再艰难,也在历史上留下赶侄子下台的恶名!

五,朱棣 靖难之役 两次突然起大风

难度确实很大,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作乱成功的案例。

他的前面有汉“七国之乱”,晋“八王之乱”,以及史书上难以计数的地方叛乱。凡是在大一统王朝时期地方作乱,几乎都会面临被剿灭的下场。唯有朱棣,奉天靖难。竟可以入主应天府,使得“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成为大明百姓不得使用的名字

建文元年起兵时,大概所有人都觉得燕王没有任何可能成功。因为朱棣能控制的只有他的燕王府和八百护卫,而造反的对象是拥有大明百万中央军主力的大侄子皇帝。这场造反若不是建文皇帝步步紧逼,不给朱棣活路,恐怕他也不会冒天下之不违而起兵造反。毕竟他姓朱,享受着亲王待遇,没有很充分的理由去拼命。除了自己不得不拼命!

本来建文帝是绝不可能输的那一方,皇祖父留下的万里江山和百万大军。留下的是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大明朝、留下的是中央权威独尊的大明朝、留下的是蒸蒸日上的大明朝。可是面对仅仅控制一隅之地的燕王朱棣,中央军是洋相百出,表现的完全不像洪武年间横扫天下的大明劲旅。在长兴候耿炳文的率领下,败给了兵力远不及己的燕军。在曹国公李景隆的统帅下,再败给了实力还是远不如己的反叛部队。

连战连败的大明中央军,竟然难以遏制不到十万之数的燕逆叛军,使得战略局势急转直下。这不得不说是建文朝廷治国严重失败的具体表现,充分说明了以儒家思想治国是很好的,但是统治者自己要真是全都信了儒家那套理论,那就全完了的道理。

即使如此,也不能忽视靖难军的剽悍和朱棣的才能!

永乐盛世中:创立内、五伐大漠、三宝太监下南洋、三千学士修大典、八十万大军平安南。令人心驰神往,不胜唏嘘!

刚果善断,能决大谋,永乐爷不愧“成祖”之庙号也!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朱棣靖难起兵难度多大?(朱棣靖难兵力)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