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国白酒文化里,关于酒的起源,为什么说猿猴造酒说是最初的酒的来源?
白酒在古代以军事用途为主,御寒消毒,蒙古人不种粮食,抢来的粮食蒸馏出白酒源源不断的供应前线,不过我国建国之前,主流社会还是以葡萄酒和黄酒为主。
而现代白酒的来源于元朝,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之。”李渡烧洒作坊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我国白酒“自元始创之’的说法。那么我国酒到底的来源于哪个朝代?有众多种说法,最早夏禹时期,仪狄总结归纳民间配方造出了醪,这是浊酒,也是黄酒。记载来自《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夏朝国君杜康发明了粮食酒。记载来自《事物纪原》:“杜康始作酒”。
有些朋友一直以为古代的酒就是现在的白酒,是错误的,古时候并没有高度白酒,古代说的烧酒和蒸馏酒也是由黄酒慢慢发展出来的。
唐代诗人李白是一个标准的酒鬼,大部分诗歌都是喝醉以后来的灵感,李白的《客中行》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在这里琥珀光肯定指的是黄酒。杜甫曾经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相当于现代的六公斤,就算诗歌夸大了成分,两公斤算吧,按照现在的高度白酒也是不可能的,别说作诗了,估计连话都讲不清楚了。
宋朝的《水浒传》里曾经写到,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之前,喝了十五碗,按照现在的白酒同样不现实。
在建国之前的民国时代,胡适、鲁迅、闻一多为代表的知识界,大多青睐温柔细腻度数低的黄酒,这也是当时流行的酒种。
另外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这则新闻了,2015年在江西发现战国时期的海昏侯墓。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批青铜蒸馏器,里面装满了板栗、荸荠、菱角等植物果实。“经鉴定后还发现了芋头,芋头是日本用来做清酒的原料。
1、仪狄造酒
据古籍记载,仪狄是夏禹时期的人,他是一名掌管造酒的官员。当时民间有不同版本的酿酒方法,仪狄深入民间,把这些酿酒的方法总结归纳了起来,将糯米发酵形成一种叫醪的东西,利用醪糟制成了黄酒。
2、猿猴造酒
猿猴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特别明显的逻辑思维。据历史典籍记载,猿猴不但是非常喜欢酒的,也是能自己造酒的。
明代学者李日华曾记载:山多猿猴,采花果于石坑中,酝酿成酒,香气逼人。有的学者认为,猿猴造酒是属于一种适应性的本能性行为。猿猴为了过冬贮存食物,成熟的食物摆放时间过长,受到空气中的酵母菌的而影响,自然的酿成了酒。
3、上天造酒
李白曾有言:“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在天空之中,有一颗星叫酒旗星,属于狮子座。传说是这颗星的星君创造了造酒的方法,并且把方法传授给了杜康。当然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有一定的玄幻色彩,不得不说,我们的先人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扩展资料:
现代酒的发展
当下,杯中之物的队伍更加发展壮大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酒主要分国酒和洋酒两大类,国酒中又有白酒、啤洒、黄酒、葡萄酒,等等。
饮酒本是看个人喜好而定的事情,但是大家似乎有个共识,就是从区域上来分。东北、西北等北方人喜欢喝度数较高、猛烈辛辣的白酒,而江浙一带的南方人更偏向于度数较低、回味悠长的黄酒。
黄酒性缓,度数不高,有甜味,故口感适合吃酸甜食的江浙人。易上口,度数低,多饮又有何妨呢?黄酒可以温、烫,可以在其中加生姜片,或是柠檬片,冬天还可以打个鸡蛋下去,夏天可以加冰或是冰镇,饮用方法比白酒花样多。
很多古代文人的著作里,常有关于猿猴造酒的记载:"……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娄石。"这是最早记录猿猴酿酒的著作。建国初期,就曾经在双沟酒厂的位置发现了古猿酿酒的遗迹。
对于是谁发明了酒,董长明老师《周道长安》一书有独特见解,书文如下“最早的酒叫玄酒,就是清水,是尧帝行礼所用! 尧的哥哥后稷根据腐果发明果酒!大禹五世孙杜康发明粮食酒!”唐朝以前是发酵酒,宋朝以后是蒸馏酒!
不同时代,不同记载,可以证明这样实事,记载猿猴的聚居多有类似酒的发酵,酒是一种发酵食品,它是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含糖的水果是猿猴重要食品,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而且析出来的液体--酒,还有一种特别的香味供享用,习以为常,猿猴居然能在不自觉中'造'出酒为,这是即合乎置辑又合乎情理的事情。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在中国白酒文化里,关于酒的起源,为什么说猿猴造酒说是最初的酒的来源?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