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了两年书法,怎样才能抓住《多宝塔碑》的书写特点?
颜真卿《多宝塔碑》用笔多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颜真卿在书写时,起笔往往是以藏锋为主,兼用露锋,而且是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注重护尾,尤其是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加力重按,顿笔回锋,体现出颜真卿楷书的雄浑和大气之韵,竖画粗壮,浑厚力强。横竖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富节奏和韵律美感,也把颜楷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颜楷的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且有“蚕头雁尾”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多宝塔碑》还有一个用笔特点是:捺画的捺脚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题主在建议临摹《多宝塔碑》时,一定要弄清楚以上特点。
另外, 《多宝塔碑》的点、横折、竖钩等笔画,帖中均有规范的写法,题主照着临摹就可以了。特别要重点训练碑中的“秘”字,《多宝塔碑》中的“秘”字右半部的几个点,都写的很有特点。
《多宝塔碑》的结构特点符合楷书结构一般规律,在临摹时,一定要做到松紧适宜,笔画 ,结构,单字同中求变,结体上下收放参差、左右高低错落,避免内部过于疏朗,流于松散;字形也不可过于方正,而显得呆板无神。
如果题主把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用笔和结构特点掌握好了,你的所谓的“迷茫”就迎刃而解了。
看了题主的临帖作品,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望继续努力!最后请题主记住:临帖一定要深入!深入!再深入!两年不行就临摹三年,三年不行就临摹五年!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二,书法 多宝塔碑
临写好颜真卿《多宝塔》,应抓不住以下特点:1、写好《多宝塔》的竖点:2、写好《多宝塔》的右垂露点;3、写好《多宝塔》的左垂露点;4、写好《多宝塔》的撇点;5、写好《多宝塔》的捺点;6、行笔以拉笔行笔为主,横细竖粗;7、汉字结体规律与欧楷大致相同。掌握并熟练运用这几点,再临写《多宝塔》,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书法作品多宝塔碑
临写古人碑帖,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我们知道,书家与书家不同,同一个书家,不同时期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学写某个碑帖的过程中,精准把握此帖的书写风格。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因其为颜真卿早期的作品,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中规中矩,法度严谨。体现在线条和结构上的最大特征,就是同类型的线条规律性很强,结字之法也非常严谨,同样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这也正是后人在选学楷书时多取《多宝塔》作为初学范本的原因之一。写好汉字,无外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线条,二是结构。我们知道,线条总共有八大类,每一类别又有若干不同的写法。比如横有三种。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临写的过程中,临,读结合,並进行总结归纳,精准把握每一类线条的写法。结构上,也同样要临读结合,总结归纳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三“”的结字之法有四:一是平行,二是空匀,三是居中,四是比例协调(长短横是有比例的,)在线条准确的前提下,按照这样的结构规则去写,你便会发现,自己也能写得与古人一样了。下图是我在讲解和临帖示范中写的《多宝塔》。可供参考。
四,古今书法爱好者多宝塔碑
我也在学多宝塔
下面是我写的多宝塔
欢迎交流
欢迎关注
五,多宝塔碑字帖视频教程
你临的已经非常不错了,认真,熟练,每个点画你都力求写到位。可是问题来了,凡事用力均匀就显得平板了。我的建议如下:
要明白《多宝塔》的特点。它是颜真卿的早期作品,笔法外露,提按明显,节奏规范,这些颜体的基本特征它都具备,但因为笔法不像晚年的“颜体”含蓄老辣,往往表现出方势居多,其实,我们要抓住颜体精要,笔法仍有篆书特点,圆厚感一定要体现出来。而你注意到了方却忽视了圆势。
由于笔法上圆势几乎没有,使得点画显得单薄、软弱。
如何才能写出圆厚的点画,你不妨多看看颜真卿晚年的作品墨迹如《自书告身帖》以及《祭姪文稿》等,也可穿插进行临一段时间,以体会到颜体的圆厚之笔法。
另外,结体上比较刻板,个别字重心掌握不稳,主要原因也是笔法的简单化、笔力的不足写不出笔势所致。建议临帖时要从字的整体性考量,同时,也要注意字体内部空间点画位置的关系,体现出错落有致的空间感非常重要。这个问题,你可以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字形进行摹帖,就能发现你的问题,并加以改进。祝你进步!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练了两年书法,怎样才能抓住《多宝塔碑》的书写特点?(多宝塔碑练字)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