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至来临,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的?
与“冬九九”一样,“夏九九”也是中国人的计日方法,它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
民间有《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田家五行》中也有另一块《夏至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这里面就有很多古人避暑的方法。
二,古代夏季怎么避暑
故宫100纪录片记载:皇帝享受冬天里的温暖时,工部都水司的差役们却要冒着严寒,在护城河的冰面上忙碌。他们已经在位皇帝的夏天生活做准备了。每年立冬后,清理过的护城河蓄入干净河水,待深冬结成厚冰,选取明净坚厚冰面,切割成一尺五寸见方的冰块运进宫中,以备皇帝来年夏天使用。
在隆宗门外西南处,有四座形制南北走向的半地下建筑,这里就是藏冰的地窖。冰窖地下部分深约一点五米,墙厚达两米,至今进入窖内,仍感寒气袭人。窖内宽六点三六米,长十一点零三米,地面铺大块条石,四壁自下而上,先砌条石,再砌条砖,然后起条砖形成券顶。采得的冰块由里向外由下到上,一直码放到窖顶,每座冰窖竟可藏冰五千多块。
藏冰的问题解决了,至于夏天如何用冰,自然还有更高明的法子。清代出现了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称为冰桶。箱内材质采用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既能较好隔热,又可避免冰水侵蚀箱体。在箱底一角有圆形小孔,用来排放冰水。夏天,可将瓜果饮料镇于箱内冰上,供以消暑。冰箱的盖板一块固定在箱口,一块是活版。盖板上的通气孔在保鲜食物的同时,释放箱内排出的冷气,降低室内温度,进而起到空调的作用。
皇帝对冬暖夏凉的享受不仅奢华,更是至高皇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种折射。
三,古代百姓如何避暑
古代人是如何来避暑的呢,今天就来讲讲古时候各种各样的避暑方法。
1、先秦时候的贵族使用“窟室”这样的地下室来避暑,地下室冬暖夏凉,先秦贵族还会在这种地下室放置冰块或者水,利用地下室的恒温来创造出现代空调的感觉。
2、唐朝时期利用水体给建筑降温,保持在室内凉爽的温度。唐朝这种自雨亭就存在了,稍微家里富裕的人家都能制作,原理就是不断将水提升到屋顶模拟降雨,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给建筑整体降温,水既能当动力又能当制冷剂。
3、宋朝已经能制作冰饮了,赵家人在冬天将冰块藏在冰窖,夏天拿出来制作成冰酪,供天子与后宫食用降暑。
到了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到大元朝,当时蒙古人已经从中原学会了制作冰酪技术,被马可波罗传到欧洲,三百年后冰激凌在冰酪的基础上被制作出来。
4、说完了官家的,来说下民间的,百姓是如何来避暑的。
这个最早被用于军事作战的车风扇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民间,制作成人工风扇,普通人家都可以制作一把这样的,给自己吹风纳凉,后来又被民间高手改造,利用水车制作成自动风扇,看来电风扇出来之前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自动风扇了。
5、皇家有种将冬藏冰块夏季拿出来用的装置,和现代的冰箱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后来这种装置又流传到民间。
四,古时候避暑的方式
穷人摇扇子啊,有钱的就去山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夏至来临,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的?(夏至来临,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的作文)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