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攻占柏林后,斯大林为何放弃索赔,只拉回几百车"废铁"?(斯大林抵达柏林)

二毛 171

苏联攻占柏林后,斯大林为何放弃索赔,只拉回几百车

一,苏联攻占柏林后,斯大林为何放弃索赔,只拉回几百车"废铁"?

这事儿主要是西方帮助德国解套了,苏联只是跟进者,而且苏联其实很狡猾,他们拿走了精华,抛下了西方下的套儿。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于1945年5月战败,签署了投降协定,成为苏、盟军的占领国。

当时参与占领德国的主要国家是美、苏、英、法,称“联合占领”。

又因为各国用瓜分的方式划分了占领区域,连苏联都让出了血战夺得的柏林,这个占领行为也被称为“分区占领”。

详细点说:

美国占领了黑森、巴登-符腾堡州北半部、巴伐利亚州和柏林南部。

英国占领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柏林西部地区。

苏联占领了梅克伦堡、勃兰登堡、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图林根州和柏林东部地区。

法国人是通过《雅尔塔会议》混到的瓜分名额,后来苏联不让地,于是美、英各自分了块区域给法国占领,为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萨尔州、巴登-符腾堡州的南半部和柏林的北部。


当时各国对“如何处置纳粹德国”问题颇有争议。

比如苏联认为该把德国拆分成几个小国,以阻止德国再次崛起。

美国认为应该让几个大国维持对德国的占领,以“监督”其不再产生威胁。

英国人给了个特别极端的馊点子——把德国的工业都拆了,拆成农业国,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他们还表示,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想这么干了,怎么样?法国你干不干?

虽然是个馊主意,但当时的确受到了不少国家的支持,因为这事儿肥呀!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欧洲打成了破烂,所有国家都山穷水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所以,弄个机会给德国“抄家”也不错,至少能弥补一波损失。


德国人已经躺平,暂时是不指望他们赔款了,能割的地也都割了出去,现在正是发扬欧洲家风,抢劫发财的好时机。

于是,“占领国”们纷纷开始行动,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疯狂倒腾东西。大到机器和贵金属,小到废铜烂铁枪支弹药,几乎是啥都往家里搬。

当年英国最积极,倒腾了不少德国物资,好东西搬回家了,没用的枪支弹药就全世界到处甩卖,连国民政府都买了一批德械。

这种好事当然也少不了苏联,他们赶紧动手,拖机器撬铁轨,差点连螺丝钉都给拆回家去。飞机厂、汽车厂、食品加工厂,连毒气制造厂都给搬回去了。

但很快盟军和苏军都停止了抄家行为,原因是,再抄下去德国就要死翘翘了。


德国在战时就已经基本资源枯竭,基础设施甚至住房都受到高度破坏,大批人民生活在饥饿之中,二战结束后哪还受得了抢劫式的搬运?

战争是停止了,可战后的难题却摆在了眼前,科隆 66% 的房屋被毁,杜塞尔多夫 93% 的房屋无法居住,柏林几乎找不出好地方,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民政体系瘫痪,资源严重缺乏,废墟中的德国充满了四处弥漫的饥荒,东边的难民涌向西边,西边的难民又涌向东边……这还不算那些曾经德占区逃难回来的人。


根据蒙哥马利元帅的回忆(蒙哥马利当年是英占区的总司令),盟军最伤脑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 150万德国战俘,以及100万受伤的德国兵,外加德国平民难民和流离失所者,他们是英国沉重的负担。

当时通讯中断、运输线稀烂,工业毁灭,农业停滞,到处是食物短缺和流行的疾病。

1945年7月,蒙哥马利写了篇《现状说明》,里面如此写道:“我们目前对德国人民的态度是消极的,必须用积极的态度取而代之,并对未来抱有希望。”

“一切都乱七八糟,人们感到震惊和无助……”


蒙哥马利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在英国莱茵军团任职,当时英军占领了部分德国领土,以此确保《凡尔赛条约》被执行。

显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德国问题,所以蒙哥马利认为,人们应当吸取一战教训,要做的不仅仅是将德国“非军事化”,还得恢复法律和秩序。


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停止对德国的掠夺,停止那些对德国国家落井下石的搬家行径。反过来,盟国应该为昔日的敌人提供食物、工作和家园,重建德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解决德国民众短缺的生活资源问题,帮助他们改善住房、交通,并帮助他们重建学校,允许集会自由和政党工作。

于是,从“英国军政府”开始,对德国人的扶助工作开始了。


实际上,“大众”公司就是英国人扶起来的,这个希特勒和保时捷博士创立的品牌本来只是给希特勒的统治造势,制造甲壳虫等“德国老百姓人人都开得起的车”。二战结束后大众公司已经成为废墟,是英国军人从废物堆中刨出了“甲壳虫”的图纸,然后重组了大众场。

很快,有100万英占区的德军战俘被释放,英军展开了一场“大麦行动”,要求这些德军去从事农业生产。此外还有不少德军被送去挖矿和建设基础设施,好让经济早些复苏。

为了帮助德国解决劳动力和原材料短缺问题,英国人在短短一年中付出了8000万英镑的代价。

但英国人乐意如此:要做的不仅仅是解除德国军队剩余的武装并摧毁武器工厂,必须在其国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制度,以防止另一个希特勒上台。


后来这种“帮扶”还演变成通婚,许多英国士兵在占领期间通过工作走近了德国人,又在社交场合以朋友、恋人或最终结为夫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大约10000名英国士兵和军官与他们在占领期间结识的德国妇女结婚。

英国人在做的时候,美国人也在看,但美国人对如何从德国身上捞油并不看重,他们为两件事烦心:

1.英国人想继续当欧洲的老大,然后将美国排挤出去。

2.法国人想继续当欧洲的老大,戴高乐特别讨厌美国。

美国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其二战中的影响力和领头作用,渗透进欧洲事务之中。所以他们不关心德国问题,更在意的是如何在欧洲扎根。

那么,留在德国未尝不是个好主意,战败国无权与美国讨价还价,而且只要投入以物资和帮扶,既能抢夺走英国人的人情牌,还能深化自己在德国的影响力。


于是美国也加入了对德国的援助之中,带来了大量的物资和药品,还开始投资德国工业,顺带还再一次挖走了不少德国的人才。

1947年美国推出砸钱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将大量的美元和物资砸进欧洲,以帮助欧洲复苏,这是后话了……

这下法国也不能不当老好人了,加入了殷勤的对德援助阵列。况且戴高乐的思想本来就是要当欧洲老大,法国需要拉拢德国,组成“欧洲双擎”。


何况戴高乐也提出了蒙哥马利相同的思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天价的赔偿单和《凡尔赛条约》的坑害,德国经济在战后崩溃,结果引发了一连串的矛盾,导致出现法西斯的怪兽。

”所以,要避免这个错误,就应当尽力去安抚和改组德国人,避免仇恨和不可收拾的局面。

戴高乐提出过一条反问:“如果因为灾难,造成德国人揭竿而起延续武装冲突怎么办?能解决吗?”

于是1946年随着美英“占领区”的准备合并,西方开始了一体化的援德复苏计划。

那么,西边的三家已经通透了,剩下的苏联无论如何都得做出些表示。

然而苏联并不买账,从一开始,苏联人管理占领区的方式就与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截然不同。


苏联是坚持以反法西斯主义为纲领,不愿掺和西方主导的“对纳粹法西斯的投机活动”,因此苏联大量逮捕前纳粹官员,四处没收德国地主的土地,同时大刀阔斧的搬空德国一切能搬走的东西。

当年苏联还闹了不少笑话,比如一个部队奉命搬运机床,等拆完机器发现出厂的铁路没了,再一看原来被兄弟部队把铁轨连着枕木全装走了。

其实战争一打完,苏联国内也开始闹起了大饥荒,所以从某种角度上可以理解苏联的急切。


况且他们并不是一定要弄死德国,而是如那些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一样,进行政治的改组,使之被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下。

所以,苏联最后的解决方式是,停止疯狂搬运,与西方进行斡旋,同意用占领区的粮食,换取西方占领区的工业制品和现金赔偿,同时帮助善良的德国人民群众建设新的家园,让他们摆脱纳粹法西斯以及封建地主的欺骗与压迫,走向更民主的新生活!


苏联当然不会那么善良,他们拉走了几百万德国战俘,将其送到苦寒之地为苏联搞基建和种土豆,后来能活着回到家乡的都可以嚎啕大哭——呜!妈妈!我再也不挖土豆了!

苏联还有计划地运走了德国大量先进的设备、工艺资料、技术说明以及档案资料。

德国的坦克当然也没放过,拖回去回炉的回炉,研究的研究,实在太多了就拖到库宾卡当靶子打,以测试自己的兵器。世界上唯二的鼠式坦克,就是让苏联拖回家了。


还有前面说的毒气工厂,比如德国人开发了“梭曼”这种毒剂,传闻毒性是沙林的三倍。苏联搬走了整个梭曼的工厂,连人都一起绑走了。

那些战机、火箭、物理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也被弄走了不少,苏联虽然没有美国人反应速度那么快,却也吃得满嘴流油,没几年科技水平就跟冲天炮一天发展。


德国唯一的航母“齐柏林号”都被苏联缴走了,战争结束前这艘航母被德军凿沉在什切青的港湾中。但苏联显然不想放走这么大坨铁,不仅在1946年将其打捞上来,还拿它当运输船运输战利品,给了个PO-101的编号,最后在1947年将其作为靶船打掉。

就这样,吃够了的苏联其实也停止了对德掠夺,继而还返还了不少物资,也开始了对自己这半边德国的援助。

1947年,英美占领区正式撤兵,他们还直接利用马歇尔计划的美元对法占区进行“经济援助”,继而又用新的德国马克取代了原德国马克。

苏联被晾在一边,西方展现出不小的恶意,连东粮换西物的活动都被西方卡死。然后西方制造的“新德国马克”居然流向了东部苏控区。

于是彻底被激怒的苏联掀桌了,斯大林下令封锁苏占区,将西方那半边柏林封成了孤岛。


西方在美国带领下,以长达数月的航空投送解决了这次事件,同时法国也松了口,终于让西方建立了西德。

就在西德成立前一个月,西方组建了一个邪恶的组织——北约。

苏联不甘示弱,反手就建立了一个东德。

就这样,随着冷战铁幕的拉开,战后的德国开始了东西分治,也成为了冷战前沿。


可笑的是,苏联人的行为居然被后世一些人嘲笑,说苏联放弃了50亿美元的战争索赔,只拉走了几百车废铁。岂不知这里面拥有多层的博弈,对德问题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无论是苏联、英法美,都为此获得了不同的利益,赚足了半个世纪的风流。

二,斯大林如何处理苏联俘虏

到底为什么斯大林会宁可放弃赔偿,也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拉回‬几百次车‬废铁‬,,带回苏联呢?这就体现出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之处了,斯大林‬带回‬德国‬的‬设备‬,当然‬是‬想‬获得‬德国‬的先进‬设备‬,这个时候选择将德国的工业设施拆迁带走,意味着苏联可以获得德国的工业技术、工业能力,也可以很快对其进行模仿甚至超越,这对于苏联来说,远比真金白银来的更加重要。

三,斯大林接手苏联时

苏联拿走了所谓的“废铁”,美国拿走了所谓的“废人”,他俩几乎拿走了大部二战的分战利品,从此两个军事超级大国油然而生,奠定整个世界的走势,从苏联解体后,才有所改变,现如今有一家独大的想法,但道是不允许的,三足鼎立,才能稳固平衡,否则定有大乱。

四,斯大林 不接受投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占领了柏林,并从该市拉走了大量的资源和工业设备。然而,苏联当时并未提出对柏林的任何索赔,而是仅拉回了几百辆被认为是“废铁”的车辆。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苏联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关系与西方国家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索赔可能会加剧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因此斯大林决定放弃索赔。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苏联当时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工业设备来重建其因战争而受损的经济。因此,拉回柏林的资源和工业设备对于苏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斯大林决定放弃索赔。

总的来说,斯大林放弃索赔并仅拉回几百辆“废铁”的决定可能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决定的,包括国际关系和经济需求。

五,斯大林模式后苏联实行什么政策

这种说法太浅薄,苏联拉回“废铁”,实际上是在摧毁德国工业基础,放弃索赔是因为苏联实际得到的比索赔的多得多,况且索赔是一种作茧自缚的行为,斯大林没有那么蠢。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苏联在会议上提出了一种方案——“谁对战争胜利贡献大,谁遭受的战争损失多,谁就获得多的赔偿”的原则,来分配德国的战争赔偿。



苏联给出的赔偿方案是:德国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必须归苏联拥有。在这个前提下,战争结束后的两年内,将德国的工厂拆迁至苏联,各种机床、铁路、车辆等一并运往苏联。在战争结束的10年内,德国必须每年向苏联进行实物赔偿。





苏联提出将德国的军事工业全部进行拆迁,将重工业的80%进行拆迁,留下的20%就足够德国体面地进行生活。

这时候,丘吉尔站出来说道,苏联不应该重蹈一战时期的覆辙,德国每年所支付的战争赔偿不能超过10亿美元,说不定我们还要倒贴钱来养活德国人。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吃相不要太难看。

“要想骑马,就得喂草料”,丘吉尔开玩笑地说道。



斯大林紧跟回应道:“可是,马不应该踢我们。”

在赔偿方案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苏联已经开始行动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一套苏联人玩的比英美要顺手的多。

在1945年7月举行的波茨坦会议之前,苏联就将德国占领区的工业设备拆卸运往国内,并且没收了大量的德国物资作为战利品,在美英法军队接管西柏林之前,苏联已经将这里的工业设备几乎全部运走,留给他们的只有一片废墟和饥饿的人群,工厂已经是一副空架子。

苏联的这种行为让英法非常恼火,但是又没法挽回,总不能去苏联再把这些东西抢回来。

波茨坦会议上,苏联又进一步提出,将德国西部的占领区,也就是英法占领区,这里由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区国际化,必须由苏美英法四国共同管理,意思就是这里不能你们独占,我也要来分一杯羹。

这种要求使已经在气头上的英美更加愤怒,因此谈判陷入僵局。

为了打破僵局,美国国务卿内尔纳斯提出了所谓的“分区赔偿”计划。

所谓的“分区赔偿”,实际上就是将德国瓜分了。此时的德国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具体的做法就是苏美英法四国分别在自己的德国占领区获得战争赔偿。

苏联占领区是德国的东部,面积较小,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和轻工业发达。而德国西部是重工业基地,由美英法占领。

很显然,苏联是吃亏的,因为这不符合他的预期,苏联看中的就是德国的重工业,但是现在得到的却是农业和轻工业。斯大林很不高兴,表示不能同意。

美国说只要苏联表示接受“分区赔偿”的方案,美国就会承认苏联和波兰的边界,斯大林最终还是接受了。

经过双方的博弈,最终的赔偿方案就是在“分区赔偿”的基础上,德国西占区产前的15%的重工业装备来换取苏战区的食物,另外有10%的重工业装备无偿交给苏联。

“分区赔偿”的结果就是将德国一分为二,这实际上是违反了波茨坦会议的决议,波茨坦会决议说的是将德国视为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没有经济的统一,政治上的统一也就无从谈起。

显然,在“分区赔偿”问题上,四国都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为了各自的利益,从经济上将德国一分为二,接下来就是政治上。

在西占区的美英法三国,对于德国的赔偿实际上更为残忍。

他们没有设定一个固定的赔偿总额。而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法国在赔偿问题上一直是丝毫不让,强迫德国为其供货、拆迁工业设备、使用大量德国战服为其从事生产劳动、经济上吞并萨尔工业区,法占区的法国官员的所有开支由德国承担。

根据统计显示,德国西占区的生产力因为拆卸工业设备而下降了8%,因战争破坏而下降了10%。拆卸设备的价值在15亿至50亿马克。

没收德国的海外资产,专利,商标和厂名等,给美英法的赔偿总额大约在200亿马克至25亿马克,也就是当时51.5亿美元至64.4亿美元。

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联,联邦德国需要更好地发展经济,因此早1953年美英法等国签订了《伦敦债务协定》,减免了德国一半的债务。

再看东占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1945年后,苏联方面公布的数据是拆迁了德国的676家企业,而西方学者统计的数字为1367家至2033家。两者悬殊如此之大。

苏战区的德国生产水平下降了75%,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对这里的拆迁,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管道设备、铁轨、电话机和交换机、汽车、市内发电站、有轨电车、机床乃至整个工厂——什么也逃不过苏联人的眼睛”。一位在苏战区的美国人回忆说。

1950年,苏联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西安市,苏联从1945年至1948年间从德国获得的各种赔偿物资价值总计为33.4亿美元。

1950年5月,民主德国请求苏联减免所谓的战争赔偿。

苏联政府宣布减免尚未支付的战争赔偿数额的50%。剩下的31.7亿美元分15年付清,平均每年偿还2.1亿美元。

1953年8月,也就是在《伦敦债务协定》签订的同一年,苏联宣布对德索赔在1954年1月1日起全面终止,并将苏联在东德的股份公司无偿转交给民主德国政府。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苏联攻占柏林后,斯大林为何放弃索赔,只拉回几百车"废铁"?(斯大林抵达柏林)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