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蜀吴大战为何言和?
221年四月,刘备在曹丕逼献帝禅让后,也在成都称帝,国号仍是汉,史称蜀汉季汉,封刘禅为皇太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后兼司隶校尉,大封百官,七月便率军分水陆二路东出伐吴,兵锋直指荆州,又派马良联结武陵五溪蛮为援应,汉兵出川声势浩大,吴地震动,孙权遣人请和,不许。于是以陆逊为帅,率军相拒,222年六月,刘备军至夷陵,受到陆逊火攻,兵败逃窜,回到白帝城,改名永安,便在此地长驻没有回成都。
孙权在刘备讨伐东吴时,请和不听后便向曹丕称臣,刘晔等建议曹丕不要接受,让刘备攻其西,魏从北向南,一举打残东吴,曹丕不听,接受孙权的臣服,封为吴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陆逊打败刘备后,东吴遣人向魏国报捷,曹丕要求孙权遣子入朝为质,孙权推托儿子年幼不愿送去,二家开始互相提防,222年九月,曹丕发三路军攻打东吴,东路由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
孙权见大变又起,便调兵遣将,让吕范等督五军,带水军拒住曹休军,诸葛瑾、潘璋、杨粲前往解救南郡,朱桓到濡须督战以拒曹仁。(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吴魏大战,在永安的刘备便写信给陆逊说,曹军已经到了江陵门口,如果我这时带兵东出,你觉得情况会怎么样呢?这是揶揄试探,刘备初出兵时,应该以为魏国也会出兵,两国夹攻,胜算很大,没想到当时曹丕不出,却在这时出兵。陆逊也不甘示弱,回信说,恐怕创伤未愈吧,我们应该交好才对,如果一定要出兵,这次我不会再让一兵一卒逃回去了。
双方打着嘴仗,最终刘备还是没有出兵,一来病体沉重,二来兵力捉襟见肘,内乱将萌无暇他顾,三来如果帮曹丕夺了南郡,对蜀汉更糟,西面也受到强大军事压力。而孙权得知刘备还驻扎在永安,不知内情,以为有所图“甚惧,遣使请和”,刘备也是一代枭雄,拿得起放得下,见形势如此,合则两全,分则两亡,于是同意议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而曹军三路出兵也无功而返,东路凌统与诸军水战建功,打败曹休,西路曹仁军遇到朱桓,被以诱敌计和声东击西之计打败,折了先锋常雕等人,曹仁子曹泰也受到火攻败退。三路军全部受阻。孙权又遣使向曹丕解释先前无礼举动,延缓对方攻势,又一边派出使节与蜀汉加强联系,至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愈加强化。
二,蜀吴之战谁赢了
谢邀!"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虽是西方人的谚语,但同样适合于东方,并在汉未三国时代,演义的淋漓尽致。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打败了统一中国北方后,势头正甚的曹操,刘备集团暂时得到荆州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孙刘关系进入蜜月期,但随着刘备夺取益州并在汉中击败曹操,刘备集团进入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孙刘关系的密月期结束了,主要表现在孙权屡屡派人向刘备讨要荆州,并趁刘备征讨益州之机接走孙夫人等事件。
事情如果就此打往,可能还可以继续维持在不用撕破脸皮的限度,偏偏刘备集团的势头还在继续上升。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从荆州起兵北伐曹操,一路打的非常顺手,摛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大惊,为避其势头竞准备迁都……。和曹操同样震惊的还有孙权,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提前进入了实施,真应了那句"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的名言,几年前还屡屡如丧家之犬的刘备,瞬间崛起,一统华夏,兴复汉室似乎近在眼前。荆州对刘备集团北伐十分重要,但对东吴万分重要,有"无荆不成吴"的说法,关羽北伐几乎尽起荆州之兵,此时不夺回荆州,将来怕没有机会了,孙权把握机会的能力还是有的,于是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一幕上演了,孙刘由盟友转换成了敌人。
刘备称帝后,信心满满,对东吴的孙权集团此时可谓恨之入骨,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倾起蜀汉全国之兵,讨伐孙权。结局出乎意料,戎马一生的战场老手刘备,却输给了毫无战场指挥实践活动的陆逊,被火烧连营后,刘备退守白帝城。这就是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刚刚结束,曹丕又找了个借口,组成三路大军,征讨孙权。此时刘备虽然兵败,却没有退回老巢成都,而是据守白帝城待机而动。此时的孙权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那句"没有永恒敌人,没有永恒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话,孙权还是运用的比较自如,心力交瘁的刘备,纵有冲天之志,此时已病入膏肓,顺势答应了孙权的求和请求。实际上真正的孙刘联盟恢复,是到了刘备死后,诸葛亮撑权派邓芝出使东吴之后的事了。
三,蜀吴为什么决裂
我是很倾城,我来回答。
蜀吴大战是什么?蜀吴大战指的是刘备政权和孙吴政权之间爆发的夷陵之战。公元219年,孙权偷袭取得荆州,杀掉了刘备的二弟关羽,吴、蜀两国结仇,联盟破裂。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同年为了夺回荆州,给关羽报仇。同年7月,刘备率领数万军队,对孙吴政权发动了进攻。孙权在求和不成之后,一面向曹丕称臣,另一方面积极备战,任命陆逊为主将,经过数月相持之后在夷陵一带击败了刘备,赢得了战争。“火烧连营”就发生于这一战。次年四月,刘备因夷陵之战的失败,一病不起,死在了白帝城,夷陵之战就此结束。
- 在夷陵之战前,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向曹丕称臣,公元222年9月,曹丕发现被孙权给耍了,于是派出大军分为三路进攻吴国,孙权为了避免同时被刘备,曹丕进攻,孙权不敌曹丕。只能向刘备求和。
陈寿在《先主传》里说到“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求和”。
- 蜀汉方面,夷陵之战后蜀国国力大减,要知道刘备占据益州还不到10年,这期间完全是凭借刘备的名气统治这一地区,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刘备名气扫地。这场战争,使得蜀汉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和物资,而这一时期的蜀汉人口还不过百万。国内叛乱四起,国内南中四郡中的三郡已经不听其号令。再加上孙吴这一时期来求和,因为长期的征战和心力交瘁刘备同意了停战,次年四月刘备去世。蜀汉政权托付给了诸葛亮,后者派出使者邓芝和东吴恢复了同盟,共同对抗曹魏政权。
夷陵之战后三国的基本疆域在其后的几十年间没有发生过变化,吴蜀联盟也没有再次破裂,夷陵之战也被公认为是三国的分界点之一。同时这场战役也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四,蜀国和吴国大战
蜀吴大战是指刘备称帝后亲自帅军的夷陵之战。这次战争的起因是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身死,刘备称帝后自信心膨胀,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发动的战争。
这次大战的结果是以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走白帝城然后托孤身死。
为了应付这次战争,孙权向曹丕称臣。后来曹丕发动大军攻打东吴,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于是与暂住白帝城的刘备握手言和。而此时刘备已经病重,并且因为夷陵之战的失败,蜀汉损失惨重,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刘备也正好借坡下驴和解。
五,蜀吴大战双方死伤人数
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蜀吴大战为何言和?(蜀吴大战谁赢了)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