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如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台湾是如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英语)

二毛 226

台湾是如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

一,台湾是如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

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台湾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一时间与韩国、新加坡、香港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在六七十年代打下的基础,那么这一时期的台湾,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台湾经济的腾飞,要从土地改革算起。国民党初赴台时,台湾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六成的耕地为11%的台湾农村地主和半地主所有。佃农交的田租占到了收成的5成,甚至7成、8成的这样一个高水平,是极其不合理了。为了能够在台湾站稳脚跟,取得500万农民阶层的支持,土地改革势在必行,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台湾土改”。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台湾土改由陈诚主导开展,分为三步依次进行,第一步是“三七五减租”,即地租不得超过全年主产品收获量的37.5%,减轻农民的负担;第二阶段是“公地放领”,将从日本人手中接收过来的“公地”出售给农民;第三阶段是耕者有其田,政府从地主手中购买一部分土地,然后转卖给尚没有获得土地的农民。

土地改革之后,自耕农成为台湾农村中农户的主体。手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后,他们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学习,增加对土地的改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并为接下来开始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从60年代开始,台湾开始发展轻工业,包括纺织、五金、服装、玻璃等,当时这些产业的企业规模都很小,属于劳动集型产业,不过它承接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到了70年代初期,台湾的轻工业、小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已极具竞争力。当时的台湾桃园机场非常的繁忙,岛内的小商人带着皮箱,里面装着企业生产的样品,飞往世界各地找订单找市场。因为物美价廉,种类繁多,很多就占领了欧美市场。

在对外贸易上,台湾抓住资本主义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实行进口替代,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设置“加工出口区”。农业产品出口赚取的外汇不再是购买消费品,而是改为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1970年,台湾外贸首次出现顺差,出口导向经济基本建成。

无可置疑,外资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1969-1972年,外资达到全部民间投资的6%,对台湾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了8%,制造业则达19%,外商出口产值占台湾出口总量的20%。

进入70年代,台湾经济开始了冲刺起飞。整整70年代,经济年增长超过10%,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番。台湾的人均收入,从50年代的37美元,跃升到1970年的2700美元,翻了70多倍。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台湾为改善基础设施,又上马了十大建设,包括南北高速公路、北徊铁路、苏澳港、台中港、大造船厂、铁路电气化和桃园国际机场,加上后来的核电站,合称“十大建设”,地方其他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也搞得如火如荼。如今台湾一些大中城市的交通主干道,依旧是当年的路基,体现出了当年设计者的超前眼光。

可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能名列“经济四小龙”绝非浪得虚名,它的腾飞与繁荣,与六七十年代打下的深厚基础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二,台湾是如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英文

台湾地区能够成为当时亚洲四小龙之一,具备一系列条件。

1.根据马关条约大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把台湾视为“离土”-远离本土的“国土”,在台湾投入了很多现代工业设施,为台湾后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2.老蒋败退台湾,带去了可观的黄金白银(经济腾飞的启动资金)和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退伍后的国军士兵别称“荣民”,荣誉国民。邓丽君也是国民党老兵的后代)。有统计认为国民党退守台湾共带去了60万士兵。至于带走多少黄金有多种说法,比如美国一份报告声称有700万两之多,国民党自称500多万两(吴兴镛曾出版《黄金密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希望这一数字到两岸统一时最终考证吧。我们普通人能看到的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里边珍藏的文物几乎都是从大陆运走的!


台北故宫

3.在大陆的国民党政权的统一只是名义上的大一统,实际上地方军阀割据非常严重,派系林立,所以才有中央军和地方军之说,才有老蒋嫡系部队和杂牌军之说,当然才有了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到了台湾后,原来的地方军阀都离开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剩下孤家寡人,一个个都被老蒋小蒋收拾了,老蒋的政令统一才成为现实,可以大刀阔斧改革了,可惜大好江山已经丢了。


网图:1920年代民国军阀割据示意图

4.老蒋小蒋在台湾站稳后,确实针对过去的得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台湾为迎接产业专业做好了准备。老蒋和小蒋在台湾也进行了“土改”、币制改革、稳定物价、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等一系列改革,吃一堑长一智。

老蒋的哭泣

5.国际政治格局有利于台湾。外部环境有利,大陆倒向苏联,朝鲜战争爆发,铁幕在东亚也拉下来了,美国不得不扶持东亚众小弟,美国在台湾投下一笔巨款。美国除了国家层面的直接援助外,还迫使两蒋按照美国模式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于经济腾飞、接收即将到来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好了制度准备。

图片来源:忻华《羁绊与扶持的困境:论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1961-1968)》

6.台湾准备好了,国际经济格局变化,西方产业开始向亚洲转移,台湾人抓住机会了,迎来了长达20多年的飞速发展。也为随后大陆改革开放向大陆转移奠定了前提。

二战后三次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郭德宏: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土地改革

吴兴镛:黄金密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

三,台湾是怎样成为亚洲四小龙的

说点不一样的。

一是台湾发展起步于60年代,中国大陆在西方体系之外,台湾捡了一个大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大陆搞了类似后来改革开放的政策,以人口之多,市场之大,劳力之众,海岸线之长,台湾不可能有发展机会的。

二是感谢朝鲜政府。50年的美国已经对国民党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失去信心,也准备完全放弃台湾。要不是金日成同志为了完成自己国家的统一,主动动手,美国感觉在东亚大陆即将失去立足之地插手韩战,并发现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台湾早被解放,恐怕60年代就不是搞经济,而是搞阶级斗争了。



三是感谢两辆蒋。蒋委员长败退时毫不犹豫的把大陆的金啊,银啊弄到台湾,小小的台湾估计是没有第一桶金的,一旦60年代没起来,没有个几十年的资本积累,后来98年金融危机就很难抗住,说不定早早就沉沦下去。蒋经国又是能吸取大陆失败教训的人,对台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比如土地改革,横断公路建设等。这些都很重要。

四是不得不说要感谢日本人。虽然是殖民地,但是客观的在台湾发展了工业,提高了教育水平,建立了相对现代的管理体系,也对台湾的资源进行了开发,当然日本是为了殖民掠夺台湾,但是不能否认也为台湾积累了发展的人才,管理,制度环境等储备。



五是感谢索罗斯。没有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没有许多东南亚国家的衰退。台湾凭借极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安然度过危机,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这东西有时就是建立在别的国家痛苦的基础上,都重伤,没死的就能翻身。

六是感谢中国人的基因。四小龙三个是华人地区,韩国也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说明什么,说明华人吃苦耐劳,说明华人聪明能干,说明华人勤俭节约。现在的中国大陆发展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四,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是因为大陆黄金?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特别是70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的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经济高速发展,迅速转型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由于这四个地区历史传统都是“龙的文化”,所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那么,其中的台湾是如何迅速发展的呢?

第一、抓住了机遇。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因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台湾抓住了这个机遇,迅速走上了新兴工业化道路,并积累了大量外汇,构成了外向型企业发展模式。

第二、工业化资金问题的解决。

国民党逃到台湾后,也进行了“土改”,用赎买的办法从大地主手中购得土地,而大批佃农以适当补偿的方式获得了土地。得到大笔资金的地主们,将资金投入到工业,成为台湾工业化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农业中多余的劳动力就成为工人的主要来源。

第三、黄金储备雄厚。

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了中国几乎所有的黄金储备,对于当时只有6、7百万人口的台湾来说,无疑捧了一聚宝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四、美国的援助。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增加了对台湾的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使台湾渡过难关,才有了60年代的腾飞。

五,台湾怎样发展成为四小龙的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美国由于意识形态思维,为了对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量金援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以期反攻大陆,结果功亏一篑,后蒋经国改变策略,推出台湾十大建设,靠的是当时美国的金援和从大陆运去的大量黄金,成就了台湾的亚洲四小龙之首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赳赳手游提供的台湾是如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台湾是如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呢英语)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